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培训机构课程报名费可“分期付款”?实为金融借贷

时间:2025-05-13 06:50:13 浏览量:76

  “学费分期成就高薪人才”“分期付款实现知识梦想”……面对不少培训机构打出的分期付款诱人广告,不少求学者觉得,培训零手续费、机构金融借贷分期付款既能够解决他们一次投入不足的课程尴尬,又可通过分摊减轻负担的报名方式实现其参加培训提升素养的愿望,似乎是分期付款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可是培训,看上去各方均可受益的机构金融借贷“培训贷”,有时却可能让消费者掉入陷阱。课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通过对相关案件进行梳理,报名发现“培训贷”雷区不少,分期付款法官提醒消费者支付培训费时一定要看清付款类型,培训同时做好对培训机构的机构金融借贷考察工作,谨防中招。课程

  打着分期付旗号实为金融借贷

  据了解,报名“培训贷”的具体模式为教育培训机构与消费者签订教育培训合同,由金融贷款平台一次性将贷款的学费支付给教育培训机构,再由消费者即贷款申请人向金融贷款平台分期还款。目前,此种支付方式在教育培训行业已较为普遍。

  在朝阳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大学生小张为了通过雅思考试,报名参加了一个标价39800元的英语培训班。教育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告诉她,可以办理分期付款,这样每个月只需要支出约1600元,资金压力能减轻不少。然后,销售人员指导她扫码、点确定、绑定银行卡,全程不到5分钟。销售人员告诉她每个月把分期还款的钱转入绑定的银行卡里即可。小张最后才发现,销售人员宣传的“分期付”实际属于金融借贷还款。

  另一起案件中,小王在某教育培训公司的App上购买了日语学习课程,进入付款页面时,分期付这一方式被标注上醒目的红色“分期免息”字样,并在付款问题一栏第一条就写明“如您的订单金额较大,建议选择分期付”。于是小王就选择了分期付。可最后,小王也发现,线上广告宣传的分期付,实际上是金融借贷还款。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消费者投诉分析报告显示,“培训贷”引发的消费纠纷已经成为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中的热点问题。2019年,广东省消委会系统共处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17611件,占总投诉量的4.71%,同比增长71.21%。从具体投诉来看,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培训机构和老师资质不健全、教学质量欠佳、虚假宣传、设置霸王条款、诱导办理“培训贷”等,其中因“培训贷”引发的消费纠纷近几年屡屡发生,成为投诉热点之一。

  通过检索北京法院系统近3年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裁判文书,发现涉及“培训贷”案件呈上升趋势。

  申请前先查对方是否有许可证

  “近几年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仍存在一些机构无证无照办学的现象。”朝阳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法官助理毛文蝶告诉记者,消费者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除了考虑课程种类、课程价格等因素,首先应理智、谨慎地选择教育培训机构。

  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办理办学许可证,按照办学许可证中所注明的地址、层次、内容、形式办学。另外,教育培训机构还应当在工商行政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其经营范围中应当包括教育培训。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应注意查询该机构的资质,综合考虑其注册时间、公司规模,还可以通过裁判文书公开网查询该教育培训机构涉诉情况,多方面了解其教学能力和经营能力。

  毛文蝶提醒,消费者在考虑“培训贷”支付方式时,应选择有金融许可证的正规金融机构或贷款公司。司法实践中,朝阳法院发现,个别无资质教育培训机构会与无资质小额贷公司联合,通过吸收学员的培训贷款费用进行非法集资活动,或出售贷款人个人信息非法获利。因此,消费者如果通过App或网站申请“培训贷”,贷款前应当在金融监管部门网站查询贷款公司名录,确认其资质。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还发现,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在销售时存在一定误导或诱导行为,如一再强调分期付款可减轻一次性付全款的压力、“免息”等,弱化“培训贷”的贷款属性及风险,诱导消费者使用“培训贷”进行付款。在操作环节上,一些培训机构销售人员的“代客操作”极易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协议。

  法官指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法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教育培训服务时,要警惕诱导式消费,提高法律意识、合同意识,仔细询问支付方式,不要轻易让别人帮助操作;选择“培训贷”时除了要考虑金融平台资质外,还要理智考虑所要偿还本息的金额、还贷时长、自身还款能力等,仔细认真阅读合同文本,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损失。

  机构跑路不意味还贷义务免除

  小何报名了某机构的法语培训班,申请了“培训贷”,正常上课3个月后,就出现约不到课的情况,直至收到培训机构倒闭的通知。小何称,课上不了了,但她每个月还在偿还贷款,觉得很不公平的她决定不再偿还贷款。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很多类似案例的消费者身上。部分消费者认为,教育机构倒闭了自己还需要继续还贷吗?”对此,法官解释称,消费者以“培训贷”形式购买教育培训机构课程,实际上是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签订的教育培训合同,二是消费者(贷款申请人)与“培训贷”金融平台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两份合同相互独立。教育培训机构未能向消费者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属于教育培训合同法律关系中的单方违约,消费者可以根据约定解除与教育培训机构的合同,与培训机构协商退课退费或通过诉讼要求其退还未消费费用并承担违约责任。

  但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培训贷”项下借款合同并不因教育培训合同的解除而解除,消费者仍需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向金融平台还款。如果消费者因教育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而拒绝继续偿还贷款,可能因违反借款合同约定的义务而承担违约责任,甚至会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在有些教育培训机构已经“跑路”无法办理退课退费的情况下,消费者应当在依约还款的同时,收集与教育培训机构签订的教育培训合同以及相关的培训记录、课程进度、剩余课时等证据,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责任编辑:24
产品中心
综合
文化
中心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南通市城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安徽产业援疆为和田皮山“造血”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游泳受伤 农庄赔偿2万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增至12类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  安徽省果树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  光影对话 宫苑韶华——走进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质量月”曝光台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  去码头整点薯条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  国家邮政局: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2%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一个人的赏花是春游,一群人的赏花是经济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  满目春色 处处欢歌  【文化评析】网络文学独特风景何以绘就  六安市独山镇:沉浸式体验带火“红色游”  来故宫,赴一场园林雅集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  六安市独山镇:沉浸式体验带火“红色游”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禁用“不添加”“零添加”  游泳受伤 农庄赔偿2万元  古澜轩秀、发康宝等9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物质  光影对话 宫苑韶华——走进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  莫奈笔下的风景,百多年后仍在滋养人类的心灵  2025北京书市:一场年轻态、文艺范、惠民性的文化盛宴  莫奈笔下的风景,百多年后仍在滋养人类的心灵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  文化中国行|新展览、新活动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再升温  赏文物看大展 春日踏青文博游火热  福建漳州加强化妆品备案管理  安徽芜湖:朵朵荷花映红致富路  鹳雀楼,更上层楼  “园居春信”2025年中国园林博物馆清明节文化活动举办  国家医保局: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安徽集成举措促夏粮迎丰收  互动中触摸文化密码 体验“江湖共振”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2025北京公众考古季启动,推出京津冀考古研学等新形式  河南武陟: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  郑茜:我们要建一座什么样的民族博物馆